“? 有需要店鋪的嗎?
? ? ?可以免費幫忙對接。”
又在朋友圈看到了亞馬遜賣家出售店鋪的消息。2021年年初開始,亞馬遜店鋪交易就進入了一個相對活躍的時期,在平臺政策日益收緊、內向提效增長乏力的境況下,不少賣家開始選擇逃離。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市場上以收購亞馬遜店鋪為主業的Amazon Aggregator已有六七十家。
亞馬遜流量紅利時代結束,內卷加劇
進入2021年,跨境圈中關于亞馬遜的熱議就沒消停過。從年初的大范圍清掃到年中的億級大賣慘遭封號,從上半年的嚴打刷單刷好評到下半年的無死角抽檢已上架產品UL認證,很明顯,占據亞馬遜賣家總數和GMV總量接近一半的中國賣家軍團,無論是頂級大賣還是中小賣家,都被亞馬遜掐住了命門。縱然封號早已是亞馬遜中國賣家們的日常,但接踵而至的種種危機也讓他們面臨了極大的風險。
事實上,亞馬遜進入2021年整體業績增長持續放緩,Q2營收、凈利潤均未達市場預期,Q3營收還呈持續下滑趨勢,調整后31.56億美元的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近一半。
亞馬遜增長乏力下的內卷只會有增無減,跨境電商賣家們將面臨運營收費節點越來越多、平臺流量越來越貴、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灰色運營空間被最大范圍扼殺等種種困境。而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據非營利研究所ILSR發布的報告分析,亞馬遜的賣家費用在 2014 年平均占賣家收入的19%,2021年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34%,該費用也從占亞馬遜總收入的14%增長到了2021年的25%。據預計,亞馬遜今年將從賣家費用中獲得1210億美元的收入。
顯然,亞馬遜流量紅利時代正式宣告結束,跨境電商賣家“挨個喜提深圳灣一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獨立站成下一個紅利高地
--獨立站成下一個紅利高地,SHOPLINE品類專家為賣家賦能
平臺紅利消退,不少賣家感嘆“亞馬遜的經營風險確實蠻高,拓展渠道、分散風險刻不容緩”,開始紛紛入駐以Shopify、SHOPLINE為代表的獨立站。
雨果行業調研報告顯示,近七成平臺賣家考慮在原有渠道的基礎上布局新的銷售渠道,其中43%的賣家考慮布局獨立站。而全球獨立站中,已經有超過10%的經營者來自中國,這一數據占比還在保持著高速增長。
與平臺電商模式不同,獨立站開放的生意模式,讓賣家能夠完全把控生意過程中的“人貨場”,并通過持續經營獲得品牌積累和沉淀。在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行業整體發展勢頭正猛的環境下,隨著SaaS建站技術的不斷升級、獨立站全鏈路生態服務的持續完善、運營人才的日漸豐盈,越來越多的平臺賣家開始成功探索這一領域,銀舍智能便是其中之一。
銀舍智能,智能家居品類跨境電商賣家,之前的主戰場一直在亞馬遜,隨著平臺政策的收緊,為了分攤風險年初開始入駐獨立站,自己摸索半年、投了不少錢卻沒達到理想中的效果。21年下半年,經朋友介紹切換平臺,被更貼心的本土化服務吸引成為SHOPLINE的客戶。
銀舍智能上半年的嘗試未達預期,原因之一便是由于對獨立站缺乏深度認知,在品牌形象的呈現上并未形成體系。因此,合作后SHOPLINE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客戶的產品定位、品牌理念入手,協助銀舍智能設計了一整套極具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深圳市銀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屬品牌站)
與平臺不同,精品獨立站的打造既需關注用戶購物體驗、形成良好的用戶留存和復購,更需關注站外精準引流。完成品牌站搭建后,經過對銀舍智能原獨立站店鋪數據的分析,SHOPLINE品類專家開始集中進行店內消費者交易鏈路的優化,從改善落地頁的體驗到策劃更多的營銷活動,甚至引入了SHOPLINE物流為客戶打造海外倉發貨提高發貨時效,都在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在站外引流方面,由于智能家居用品具有極強的種草屬性,在專家組的建議下,除Google之外,SHOPLINE為銀舍智能增加了Facebook、紅人營銷作為站外流量來源。
在SHOPLINE品類專家的賦能之下,經過3個月的運營,銀舍智能美國站ROAS直逼2.0大關,且在過去的30天內網站GMV同比上漲55.36%,目前仍呈現良好的持續向上趨勢。
作者:出海筆記 來源:出海筆記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