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人們對“數字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與更多的重視。
在看來,“由于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企業選擇開展線上業務以爭取獲得更多的客戶。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他們需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去幫助他們管理好現金流。” 而談及后疫情時代的商業發展趨勢,認為:“傳統商業被教育的速度加快,他們從尋找數字化解決方案,到在眾多數字化解決方案中挑選最適合自己的。”
在疫情倒逼初創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革的同時,把握各個企業資金脈鏈的銀行業務也在走向數字化,數字銀行變得不再陌生。
今年6月,號稱東南亞第一家數字銀行的Tonik在A輪融資中籌得2100萬美元。而在今年2月,Tonik還籌得600萬美元融資。在疫情期間,能拿下這么大筆的融資實屬不易。總部位于新加坡的Tonik是全球少數幾家以自己的銀行執照為基礎開展業務的銀行之一,通過安全的數字銀行平臺提供零售金融產品,包括儲蓄存款、貸款、活期賬戶、支付和銀行卡。另外,Tonik在菲律賓推出數字銀行服務,目標是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運營。
除了創業公司,各大巨頭也在“追逐”數字銀行。
同樣在今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在已提交數字銀行牌照申請的21家公司中,有14個達到了所需的資格標準,將進入下一階段的評估。這14家公司包括五個全面數字銀行(DFB)牌照申請者和九個批發數字銀行(DWB)牌照申請者。合格申請者的具體名單尚未公布,此前已知。
從申請名單來看,參與角逐的申請者大都有支付業務的布局。Grab在新加坡有自己的電子錢包Grab Pay,Singtel 則也有相應的移動支付錢包 Dash。雷蛇(Razer)的支付業務Razer Pay,是馬來西亞當地重要的電子錢包之一,新加坡是其主力進軍的第二個市場。持有數字銀行牌照,將為電子錢包上所能衍生出金融理財服務提供可能與之帶來的巨大吸金能力,中國的螞蟻金服和微眾銀行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證明。
東南亞被認為是未來幾年智能手機用戶增長最快的地區,嵌入式的數字金融服務也會隨之成長。加之受疫情影響,人們對數字銀行的認識也逐步加深,數字銀行在后疫情時代或將迎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面臨近在眼前的痛點:東南亞很大一部分人并沒有銀行賬戶。對于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稍微落后的地區,東南亞數字銀行又該如何實現它該有的使命?
針對這些疑惑,以“后疫情時代,'起飛'的數字銀行”為主題的第四屆東盟智能新經濟論壇或許能給你一個全面的解答。
活動預告
后疫情時代,“起飛”的數字銀行
活動時間
9月17日,15:00-16:30(北京時間)
嘉賓介紹
Alex Kwiatkowski,SaS全球銀行業務負責人
Alex是美國分析軟件開發商SaS全球銀行業務負責人,在銀行業有過16年的工作經驗,對銀行業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有獨到見解。在這之前,他曾在英國金融公司Finastra、全球科技研究顧問公司Ovum和LloydsTSB銀行等公司擔任首席分析師等高級職位。
Jared Jiang,騰訊金融云首席架構師
Jared現為騰訊金融云首席架構師,在FSI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對數字銀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在騰訊的職業生涯中,Jared參與了銀聯工業云、富邦華一銀行的業務重塑等重大項目。在這之前,他曾在IBM中國、甲骨文和荷蘭安邦保險集團工作,擔任銀行解決方案、架構師、顧問和IT策略師等。
Wenbin Wong,Grab金融集團產品主管
Wenbin是Grab金融集團產品主管,負責Grab在東南亞金融服務產品的戰略方向和發展計劃。在加入Grab之前,他曾擔任Grab在印尼的金融服務合作伙伴Ovo的首席產品官。加入Grab后,他還曾擔任Grab金融集團的運營主管以及Grab戰略總監。
Cynthia Ding,云圖海外創始管理合伙人
Cynthia是新加坡風投機構云圖海外的創始管理合伙人,也是東盟多家深技術創業公司的顧問以及多家B2B公司的董事,除此之外,她還在微軟等跨國公司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擁有管理百億美金全球投資組合的經驗,在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中積累了豐富的市場化和本地化經驗。
END
如有興趣投稿、商務合作、或求職
歡迎添加微信:505638092或掃碼加好友

推薦
閱讀
我們為您準備了7點5度的文章精選,如您感興趣,
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喜歡本篇內容請給我們點個在看
作者:7點5度 來源:7點5度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