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思考,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疫情中的思考,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寧的時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質是富裕的,精神卻很空虛;衣食是豐足的,禮儀卻很欠缺;行動是自由的,感覺卻很閉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們卻消極悲觀,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聞。

        一種壓抑的氣氛彌漫于整個社會,這是為什么?因為許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稻盛和夫《活法》


        一、廣告投放的現狀

        隨著市場成熟度越來越高,流量紅利不再,手游行業獲客正在進入存量時代,對于內購類游戲買量也已經開始往更深的程度去走,基于ROI導向進行精細化投放。

        渠道

        Facebook紛紛走AEO,VO路線進行付費用戶的挖掘;

        Google也開始走2.5,3.0路線;

        視頻渠道(Unity,Applovin,vungle等等)開始被更多的公司所青睞;

        買量

        前期先測試用戶的數據,確保ROI是正常的產品,比如在30%-40%;

        在Facebook上,基于足夠的付費數據先快速進行AEO的嘗試,買足夠數量的付費玩家盡快進行VO進行鯨魚玩家的購買,快速拉攏付費用戶進行回收,然后根據這些用戶進行維護以及召回;

        在Google上,現在的install產品基本上滿足不了回收需求,所以會先以2.5版本進行purchase的事件優化,買入大量的付費玩家,同時開通3.0版本進行單用戶的數據分析和買入。

        素材

        從很早前的圖片素材火爆,到現在大家開始越來越多的嘗試視頻和試玩廣告的素材。

        人員要求

        從較好的市場洞察力及分析能力,擅長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有各大主流平臺投放經驗,N年以上海外廣告投放經驗,自主操作過百萬美金級別預算的投放等等要求引申為更為具體的比如FB AEO,VO等的占比,更為細致的買量數據的把控,對于人員的要求也從最初的粗放的買量到精細化轉變。

        二、疫情中的思考

        故事

        網上看到一段文章寫的很有意思,分享給大家:

        到底為什么疫情的時候會缺廁紙?

        大家都笑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人,說他們搶購和囤貨。疫情開始的時候的確有人搶購囤貨沒錯,但是道理上超市應該幾天就能補上貨才對,畢竟你不可能每周都去超市拉一車紙回來,別的不說,放哪兒啊?

        但實際上有個符合邏輯的另外解釋:疫情期間的人真的需要購買更多的廁紙。這倒不是因為大家上了更多大號,而是因為隔離和休工,更多的大號上在了家里而不是辦公室、商場和學校里。

        作者說,“把商場廁紙拿去超市賣”不是解決方案,因為商用廁紙和家用廁紙就不是一種東西,擁有完全不同的供應鏈……

        美帝標準商用廁紙的產品形態和平時買的廁紙是完全不同的,每一卷都又寬又大,出廠的時候更是巨大一包,沒法在超市直接上架。

        而且很多時候二者根本就來自完全不同的造紙廠,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物流途徑,就算能賣,就算消費者不挑,生產方也沒有現成的渠道供應給零售端,包裝運輸集散,好多事情都要重新折騰……對于廁紙這種本來沒多少利潤的東西,專門為疫情而商討一整個新渠道很可能其實是不劃算的。

        廁紙本來是個量大而便宜的東西,造紙廠都是純為生產效率優化的,全天穩定滿負荷輸出。能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正常情況下廁紙的需求也是十分穩定的?,F在疫情是突然帶來了不穩定因素,但如果為了這個改變生產鏈,那好多效率上的東西都不劃算了,何況疫情結束之后還要改回去。

        所以結果就是,至少在歐美,廁紙行業沒有能力應對市場突然動蕩,就算沒有人搶購和囤貨,也是要缺貨的……

        廁紙是個極端場景,但歐美別的行業也有類似情況。學校和餐廳的香蕉訂單都取消了,可是雜貨店的香蕉供不應求,因為學校午餐香蕉是150個一箱的單只小香蕉,而雜貨店賣的是一排排的大香蕉。啤酒也有類似問題,餐廳消耗許多桶裝啤酒,但居家只會買瓶裝和罐裝的。

        當然長期來看,產業能恢復。說到底,紙就是紙,香蕉就是香蕉,供應鏈什么的最后總還是能改的。。。

        思考

        其實這段文字對我而言,收獲蠻大,有時候一件事情換個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結果,你看到的和常識中的印象有可能是顛覆你的認知的。

        疫情伊始,有些人覺得游戲應該會在這個期間呈現爆發的趨勢,畢竟大家都在家呆著,無聊總會玩游戲的,收入肯定會大好。

        結果呢?

        休閑游戲:因為產業上的連鎖反應,ECPM下降,導致變現下降,收入并沒有跟著大漲;

        重度游戲:比如歐美,人流量變少,很多行業的人群擔心收入,由于發達國家的GDP服務業最少占60%以上,金融業又損失慘重,一方面老外不愛存錢,另一方面老外們面對可能失業的境況,游戲的收入也受到了影響。

        所以對于投放人員來說,不僅要擅長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還要多渠道投放,想創意,還要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從市場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三、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如果說熬夜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通病,那么迷茫和焦慮恐怕也是。

        如引言中,稻盛和夫所說:一種壓抑的氣氛彌漫于整個社會,在工作生活中“迷茫”是一個出現頻率特別高的詞語。

        實際上,無論是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年輕人,還是工作多年、事業尚無起色的職場老人,很多人面前都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白茫茫的一片,讓人找不到方向。這條河的名字叫做迷茫。

        一如我在疫情期間所想,做了那么久的廣告投放,它到底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身邊總能聽到倒閉,蕭條,艱難度日等等詞匯,國內轉出海,出?;貒鴥?,這兩年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動蕩,投放人員需求的泡沫也在開始慢慢回歸正常,投放人員的能力到了一定的瓶頸期后如何選擇?買量不再僅僅依賴素材等因素的時候,投放人員又該向哪個方向突破?

        私以為,投放人員一方面要緊跟產品,不再是單方面的買量,還需要從市場中發現問題,反哺產品,兩相結合,才能走的長久;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的萎縮,資金的減少,大家在投放上都是一個鋼镚掰兩半花,投放不僅需要會花錢,也要會省錢?;ㄗ钌俚腻X,獲最大的量。

        自己有時候也會迷茫,畢竟投放這個行業火的太快,燒,退的也快,大浪淘沙,總能看到很多牛逼的人笑傲群雄,樂觀的說,我仍相信廣告投放是一個好的職業選擇。

        最后一句話共勉: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疫情中的思考,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END


        做一個不斷成長的公眾號 

        我在這里等你,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疫情中的思考,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我就知道你“在看”

        疫情中的思考,廣告投放是不是好的職業選擇?

        作者:小馬哥 來源:小馬哥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0)
        小馬哥的頭像小馬哥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4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