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何為私域流量
1.1 私域和公域的區別
1.2 做私域的好處
1.3 誤區:被神話化的私域流量
1.4私域流量的渠道多樣性
2. 私域流量的實戰應用
2.1 擴大種子用戶
2.2 如何運營私域流量
2.3 如何借助WhatsApp、TK等渠道助力私域流量
3. 高效率完成私域流量的訣竅
正文如下:
大家好,很開心又能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今天晚上我分享的主題是揭開私域流量的神秘面紗,關于私域,最近非常的火,然后我也看到是有很多都是在宣傳的,包括之前去一些沙龍,也會聽到一些相關的宣傳。出于好奇然后我就去深入了解了一下私域流量,然后我發現他并沒有很神秘。
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研究的一個成果吧。然后也先插一下話就是現在Q4其實也是比較忙,還有關于說最近有很多說facebook廣告效果變差這個事情,其實我自己也是有感覺到確實是的,大家的焦慮我也是會理解的。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大家更應該是去有更多的不同的渠道,了解更多不同的引流渠道。因為獨立站,那其實引流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我并不是說就facebook已經沒有用,我從來是不認可這種說法的。
公域和私域的區別
首先,私域流量這個我們先從定義上面來說一說,因為有私就有公, 公域流量我通俗的認為其實就好像是大海當中的流量,這個詞人人都可以去撈,可以用各種的方式,比如說釣魚、用水桶或者是徒手撈,那就像是我們引流的各種手段。
那從相對來說的話,像亞馬遜、ebay和TK這種平臺, 他們是算公域的, 我們判斷它的標準就是它有沒有跟你產生了一些聯系, 那如果這些用戶是屬于平臺本身的,相對來說像亞馬遜的那種在平臺上面的客戶,在他還沒有轉化成你的顧客的時候,就不是你的客戶,這個我覺得是很正常的。
然后隨著現在撈魚的成本越來越貴, 其實本質上來說就是引流的成本越來越貴,那還有我們的工具就是魚缸也越來越貴了,所以大家才會有說想要打私域流量的主意。說真的其實在沒有理解之前,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私域就像微商,因為他的玩法我覺得跟微商其實還真的有一些相似的。其實私域這個詞在海外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就是private traffic的說法在國外也是沒有的。
其實在我了解完這個私域流量之后,我覺得私域流量平常我們自己在營銷中已經是有接觸到的。那就是像我們做運營的時候會遇到的,就是寫這些博客,策劃一些群組活動,甚至是我們的郵件營銷,我覺得這些其實就是私域流量。
但是可能在國內的話,他們會更加專業,因為我覺得現在很多營銷手段其實就是我們在用國內的那一套去對海外的用戶吧,然后讓他們也養成了這種習慣。在國內來說,他們就可能會把這些客戶的溝通信息去做數據的整理,比如說微信公眾號或者是朋友圈,或者是小程序之類的。
那他們就去運營, 等他們有魚了, 其實這些跟撈魚有一點點不同,這個魚他可能會有很多分身, 他在你這個池塘里,不代表他不是其他品牌的也是他們的目標的魚,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一定的自由的情況下,讓他記住我們,這個也讓他們持續的能夠想起我們,那我覺得這個就是私域流量的意義。
歸根到底只是想把他們留在我的養殖區, 像放養一樣,關鍵時候記得我們就好了。所以對于私域流量我覺得大家就不用太去概念性,實際上就是把客戶流程的方式,看我們怎么去運營這個用戶。而且它的精髓跟玩得6來說就是可以通過低成本去跟用戶保持互動,去觸達他們。
那市面上我說的很多私域流量是怎么好做,我覺得只要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并不是因為熱門而去湊這個熱度的。像這個圖中也對應的也是就私域流量, 所以我我今天也會分享比較多的思路的這種玩法, 那就是像facebook和TK這些。其實不同的社媒、ins這些都有,因為做圖標有點麻煩,所以又沒有去做了,但是我覺得大家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這個圖我也把這個路徑是引流流程轉化,還有什么持續增長的路徑,其實在獨立站上面可以這樣玩的。其實像以前Anker,亞馬遜鏈接放在獨立站,他們也是想把在不同的其他第三方平臺上面的一些數據導入到shopify上面,就是讓他的獨立站能夠保存用戶的數據,或者是說現在也有做這種一件代發,其實他們這種不同的模式下,只要把用戶保存下來,就可以繼續去運營。
那同時我覺得無論是B端和C端對于這個私域的運營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因為它本質上就是運營一個用戶,那我覺得無論是做b還做c都是有的。
我這里的圖標顯示其實就是大家常規來說的一個套路吧,就是可能你是做C端的,你可能做私域的時候,用的比較多的工具就是這些。然后你做B端的可能就是會像領英、推特甚至是WhatsApp。那為什么會覺得領英在C端零售市場上面可能會用的少一些呢?
這個的原因因為我以前有做B端 ,因為B端上面其實領英這個平臺本來的屬性就是比較商務的,而現在做C端的賣貨面對的是消費者的個人,所以在領英上面可能就比較難找到精準的客戶。所以這個不是我們精準目標運營的一個渠道, 有時候這種必然性的歸類還是有它的意義的。
做私域的好處
那關于做私域流量有什么好處,我這里也總結了一下。
首先就是降低獲客成本,因為現在的拉新成本是越來越貴了,這個是不可避免, 而且后續也會有持續增長這個趨勢, 因為現在越來越多人來做了,然后很多品類的模式其實就是競爭關系,競價關系。所以這樣子的話,未來至少我不敢說多久,但是未來一兩年我覺得如果是從靠廣告這種去拉新的話,它的成本是會持續上漲的。大家也都在尋求其他的突破,其實也是為了降低擴客成本,所以就選擇了私域流量這個方式。
第二點就是增加顧客粘性,這個就是你運營的好了,那他記住你了,那就是忠誠度也會比較高。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就不多說了。
第三點就是提高品牌知名度,那關于品牌知名度,后面一些例子其實大家可以感受的出來的,做私域流量其實不僅是為了帶貨,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給他們植入洗腦, 說的通俗點就是給他們洗腦,讓他們對你的品牌、對你的產品產生認可。就算不是你的用戶,他也可能愿意為你去推廣,那其實還是對提高你的品牌知名度是有好處的。
第四點是促進溝通,因為私域流量上面有很多其實是增加了溝通的機會,他們有時候會有很多問題 ,不知道要怎么去跟客服交流或者怎么樣,那郵件是其中一種,很多即時聊天工具也是可以幫到的。
誤區:被神話化的私域流量
那關于私域流量有一個誤區,我覺得私域不是亂@人的,多了就是騷擾。這個也是為什么這么多人看的私域會覺得私域跟微商有點像,因為我自己也很抵觸, 換位思考,你天天刷朋友圈, 會刷到7-8條的那種,說的好聽點就是用戶多次觸達,但是其實像投廣告也有這個頻次的問題,就你一天這個用戶看你幾次的話, 雖然他會想起你, 但是他其實還是有一點反感的。
雖然每次觸達率可能會比較低,但是如果一天發很多次,在朋友圈很活躍的人,他就覺得你很敗他的路人緣。所以在做營銷當中也要注意這一點,就不要過度的去騷擾客戶,無論從郵件營銷還是從即時聊天這兩個角度, 這個就是我覺得大家常見的一個誤區吧。
私域的基礎條件
講到底私域流量還是要有一個基礎條件, 就是有公域后才會有私域,因為你連公域都沒有, 所以有很多時候有人說我的郵件營銷為什么做不好,然后我問他的郵件就是他的客戶的類似有多大的時候,才幾百個,那我想說你本來的種子用戶就那么少, 就算你的郵件真的是做的內容很好,可是就只能獲那幾百人, 這是個概率的問題。
做私域流量的第一步還是要去公域流量里面獲得我們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那對于種子用戶也是要做一下調研的, 就是要知道我們用戶的性別年齡還有學歷,他們的一些職業,甚至是他的一個地理位置,因為像美國也有很多區,其實不同的區像做fashion的這個內幕的時候,他們的一些審美甚至都會有一點點差異, 那更何況是不只是做美國, 而其他國家都有做。
所以要去了解這些種子用戶的基本信息,然后去推斷 ,去尋求他們的需求,就是說他們起號或者什么樣的,這些都要定位清楚,然后才能夠從公域當中去撈一下精準一點的私域。
比如說女生她想買一件毛衣, 就是我們女生想買毛衣那我們是想要保暖, 那如果你只是給她一個很丑的毛衣,那我覺得是不會買的。因為這個已經是第一層次的 ,現在人的需求的層次已經是比較多,那如果你給她塑造出一個場景,比如說在壁爐旁邊,穿著感覺很舒服,
很慵懶的在那看書,很享受的感覺,你給他這種感覺的話,那她的購買欲望也會大大的提升。但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拍腦袋去想的,而是要做調研的。那這里就可能又有人問,
那我要怎么去調研呢?那這個方法真的很多,但是我知道你們肯定會問,那我也舉例一個就是做問卷調查,做問卷調查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做, 你在shopify的后臺,也可以通過插件去配置進行問卷調查,你也可以專門做一個頁面做問卷調查, 甚至你也可以在你的社交媒體上面,例如facebook這些去做問卷調查。
但是做問卷調查的時候,就是一定要基于一些關鍵的核心點, 做問卷調查的題目的設計,這里我也可以插一下就是我現在在做那個跨境愛,就是想說大家交流娛樂,因為最近真的比較忙,所以就沒怎么去推進這個事情,推進的有點慢。但是其實做這個事之前,每一道問題的設置其實都是有他背后思考的意義的。
例如想說通過這個問卷,讓大家包括我自己也可以了解到用戶到底是從哪里知道你的, 還有他們的需求是什么,甚至你還可以知道他們職業,因為不同的職業的人他們其實有一些公共的需求的,例如長期在戶外的,那他可能會對一些戶外的物件特別感興趣,以及他們最終購買的原因,還有愿不愿意把你的產品推薦給朋友。那我也截圖了一個例子,這個也是我在網上看到其中的網站是有做這個問卷調查的。
私域流量怎么做
私域流量怎么做,給大家一些啟發的思路,那首先就是facebook群組的私域流量到底是怎么做的,那這個的話之前也很開心參加過一次出海筆記的會員線下交流,那一次的話我記得有一個群友,就他問我如果有十幾個群組,要怎么整合在一起。那當時候其實我聽到的我第一反應是覺得這不是簡單的整合,因為你簡單的整合只是湊出你數量上的多,但其實這個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在數量很少的時候,你是想快速積累數量, 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數量到達一定的程度的時候, 其實數量增長變化,數字上面的一些呈現吧。其實對于我們的運營這些用戶來說,它并不是說很重點,那我們其實更加的是應該在每一個群組,把他每一個群組都再去繼續壯大,繼續去搞下去。
例如, 可以去群組里面去做一些小活動,可以嘗試做一些give away去引流,或者說有一些活動是在公域跟私域都可以同時舉辦的。那這個又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說在facebook有一個搜索框,可以在搜索框上面搜一些關鍵詞,通過關鍵詞去定位,找到一些帖子跟一些主頁是相關的 ,讓我們去混個臉熟,順便就把那些人拉過來進我們自己的群組了。
我們也可以給他們發布一些我們的活動,就是我們活動不是我們的現在的group的成員也可以參加,但我們如果進了group的話,增加他的中獎幾率這些。因為facebook上面其實有很多群組都是免費的,有一些可能要加入的話也要講清楚自己的來意。那如果在這種群組上面去亂發帖,大家也要注意,有一些像剛剛我說的這種加他的時候是要有這個證明的,那就是要說明一下來意。
我覺得大家在發廣告前就一定要先征得人家群組的同意。因為如果不給發的話,你可能直接連帖子都沒被發布呈現出來過,就會被刪被踢。那如果你覺得有一些人是很粗暴,他就是想要批量這樣子做的人,他們是會直接觸爆發,或者是發在群組里面別人的帖子下面,那這種就是比較粗暴一點的玩法。
做品牌的話我就不是很建議這樣, 因為我覺得品牌還是給人感覺不要那么low可能會好一些 ,而且這種方式他留的可能很多都不是說我們同行競爭,但是他就像那種牛皮癬那樣到處亂發,在其他海外用戶身上會對我們的品牌形象造成打擊的。
2個A 、3個R理論
那這里我還要給大家說一下有一個理論叫做兩個A三個R,這個理論的話是一個用戶增長模型,這里也給大家分享一下A代表的是什么,A代表的是獲取acquisition,就是說用戶是怎么樣發現你的,例如像我們現在來說的話,他可能是通過SEO來的,關鍵詞的免費流量或者是付費廣告呈現的。然后再是怎么去激活, 激活這里的話我覺得不僅是第一次購買, 而是第一次接觸我們給他帶來的體驗,就是從五官上的觸覺,視覺這些帶來的體驗。
第三點的話就是R,R就是留存,在獨立站上面來說的話,主要體現的就是它的復購,想辦法去給他設計一些營銷活動來讓他復購,就達到了他的變現,收入變現就是另外一個R,revenue。就是說他可以持續的去變現, 然后再通過傳播、推薦來去做持續,兩個A三個R我覺得在私域上面,已經不僅僅是在最后那一個環節上面去做,就已經開始去做裂變了,其實在激活第二層的時候,就已經一直持續的不斷的運營, 就是私域流量的運營,我覺得就是從第二個A開始就已經會一直持續的有了,就是在他們沒買之前,我們就已經要開始把它裂變,要開始去運營。當然傳播這里的話其實是有兩種的,有一種是正向,有一種是負向,就是負向的裂變,負向的傳播。
因為我之前在玩facebook也會收到有一些,就是你不把這個轉發到三個群里面,那你就會怎么怎么樣。我沒想到連外國都有這種,就之前早期知道的時候是國內的,我沒想到海外都有這種。這些思維上面的東西很多海內外還是相通的 ,可以多學習一下。這個增長模型,這個漏斗越往下層,用戶也是會越來越少的。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不僅要做管理裂變,其實我們還同時要做好篩選給這些用戶一個標簽,就比如說facebook群組上面的運營其實也是用到了這一個的。因為我們在獲取用戶激活的時候, 其實就已經開始裂變了,通過不同的群組去引導他們加入我的那一個大群。
然后還有另外的一種就是還會在群里面是怎么去運作,怎么讓那個群活躍起來。其實這個我自己也要檢討一下,就是我自己的那一個群, 到后期我真的沒有時間去活躍,其實會變一個死群。群組都是會這樣,那我們要做的其實是要保證這個群組的活躍度活躍起來,那這時候其實我們剛剛在篩選用戶的時候就有一個好處了,
就應該要選一些,就是有一些不一定是我們的購買者, 但是他們是愿意為我們傳播的,也要把這種用戶也要篩選出來,因為這種用戶其實就是給我們做一個有用的裂變的。
Giveaway等活動聚集人氣
那具體的話要怎么去操作,像很多時候很多人就會問giveaway,我覺得大家都聽到很多, 但是現在facebook上面搞giveaway的話,確實效果是有點越來越差 ,而且他搞得成功的要素其實還是蠻多的,并且現在規矩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facebook現在是越來越嚴格,要注意的東西還是很多, 我這里也列了出來。
第一個就是只能從企業賬戶而不是個人資料里面去運行facebook比賽,就是說現在你自己個人發這種是不行了,你怎么樣也是要有一個page上面去發布這個東西。
第二點是明確與facebook是沒有任何的關系的,就facebook現在也很怕大家就是很多冠名,偽造冠名的是facebook官方去承認的或其它的這種。因為涉及到這些的話,可能就會對整個平臺的影響也不是很好。
第三點就是規則也要清晰,條款也要清晰,所有的獎品和規則都按規定, 其實這個我在ins社媒0-1的那個分享上面其實我也有說過。giveaway搞得好不好,其實搞giveaway大家都知道,就是在giveaway獎品的選取,目標用戶這些都是要有一定的篩選的。
如果你送的東西不會吸引,或怎么樣的話,那你的效果肯定也不好。而且還有你的品牌知名度,你都傳播不出去,就算送一個ipad,但是如果我沒有人給我去傳播的話,沒什么人知道,那它的效果肯定還是不是很好的。那其實現在也可能會有人說,既然限制的那么嚴格,還要怎么做。
其實大家還可以通過第三方的其他的應用來去做facebook的比賽,就例如之前另外有一個嘉賓他也有分享過,做一些抽獎獎品的活動, 現在shopify上面有app可以接入,那他們也可以在facebook去舉行的。
工具提升效率
工具提升效率,可以快速獲得一些群組。我是有用工具的, 因為自己一個個手點還是比較慢的,現在用工具用的也越來越成熟,確實是很方便。但是工具有一個壞處就是你可能覺得太方便了, 你就隨便的去搜關鍵詞, 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 這樣的話題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這個也是我個人自己在操作中的一些感悟吧。
然后facebook設置競賽的時候,其實我們還要把它弄得質量更好一點, 這個圖是一個facebook一個搞一個抽獎活動的, 一個搞活動的一個界面, 那我們可以看一下像這一個界面里面就涵蓋的還是比較清晰,但是這個其實是站內的,我們可以用其他的工具去做,版面其實會更好看、 更漂亮。其實我覺得比起在facebook上面搞,facebook更加可以是作為一個傳播然后把他們再引到我們相應的頁面,我覺得這樣效果其實是會更好的。
比如說這個宣傳健身的,之后他也會宣傳一些健身技巧, 那他們參賽的人也會有一些規則設置, 比如說訪問他們的facebook就可以了。他這個其實設置的也很巧妙, 第一就是難度不會很高, 這樣你才有參與的欲望。
第二是獎品, 也是非常的合適, 他的產品是提供1000美金的禮品卡, 用來買這些健身衣物,那這個也是跟他們的受眾是很精準的,因為他們就是賣健身的產品, 那他們的目標受眾也是喜歡這種產品的人,他的獎品也是跟他這個受眾是合適對應上去的。那他創立的時候,也是圍繞這個健身來去做了一個完整的活動,
我覺得他這個系列的是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是脈擴,他還會有這種可以改善生活方式,比如健康生活,那這樣子的話他也不會太排斥啊。
現在很多可能都搞giveaway比較失敗的,就很赤裸裸的上來就很明顯我這個giveaway是為了增粉的,我搞giveaway就是拉新的 ,參加就好了。這種質量你就算能夠獲得很多用戶, 但是他們也是不精準的 你這樣搞活動也是沒有意義的那向右邊這個就是賣那個拖把,
兩周內就是每天他也會選十個獎品,會送出十個獎品,他這個設置的話大家知道他的巧妙點是在哪里嗎?就是中獎幾率高。因為他這個貨值不是很高情況下, 他通過增加這個來去吸引更多的用戶去參與。這個其實跟剛剛第一個的話, 第一個是通過難度不高 ,很容易就隨手一點就能夠參與去吸引他。
第二個側重的更多就是要去獲得更高的中獎幾率。那這兩個他們的引流的方法其實有不同,抽出來也是因為我覺得他們是搞giveaway搞得比較典型,而且里面覆蓋的要素都是大家比較可以注意到的。
再來說一下策劃這樣的campaign的,他的sop流程是怎么樣,首先就是有他的信息就是主題是干嘛的, 是由誰策劃的,搞這些活動之前也要了解清楚一些政策的規避, 然后還有獲勝的條件, 還有要怎么去通知獲勝者。通知獲勝者的方式有很多,有在平臺上直接通知他們的。
我們以前開始也是這樣子去操作,就是把那個winner的時候又發一個post,然后再@那幾個winner。但是我覺得從現在來說的話,我們說這個已經是太淺層了, 更多的是要他們更多的聯系方式,除了要知道他們在facebook上面的id ,也要知道他的郵箱之類的,這樣才可以對他進行二次的營銷。
這個例子他就是通過發送一個公告,郵件的形式,大家也可以學一下, 因為有時候自己去憑空去寫我們的表達或什么都可能不是很地道,那我們其實就是應該要多參考,多去模仿,我覺得這個是做內容營銷上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模仿再想方法超越。
然后在facebook方面運營的時候,還有一種模式就是koc,kol大家就聽說了,koc其實就是迷你一點的,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那k o c其實也是在這種視頻流量的運營可以做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的, 那他們的玩法可以是跟kol合作,加入一些其他的平臺社媒。
比如說電視,其實電視購物廣告在海外也是比較常見的, 因為我們投facebook的時候也會有這個關鍵詞,很多人他們還是會看那種電視購物廣告的,而且他們還是愿意被種草的。那我們有時候很多人就是說koa不一定有這個預算去接觸,但是koc我們是可以的。那這個玩法的就是利用這個種草來去購買。他其實就是說標簽 ,你的k o c 不一定就是你的精準的用戶,但是他的受眾絕對就是你的精準用戶, 那這樣子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這才是高質量的網紅。
那他們很多的玩法就是說還會搞很多人設,比如說他帶貨, 他就很親切的幫你拉到群組里面,并且作用其實就是引流,就是一個免費或者說應該是低價一點來去給他們發送優惠券,幫你傳播的東西。其實很多人都會說為什么我把東西寄給網紅,網紅都不怎么理,就是我免費送給他們,他們不理。
其實現在是這樣子的,第一就是他們還是有很多人是很震驚、單純的,這種外國人就是如果你這樣子貿然上去說送一個免費的東西給他們 ,他們不一定會相信,他們甚至可能會覺得是詐騙,這個也很正常。第二點就是,如果現在已經對這種玩法比較熟、有點認知的外國人,他們現在已經不僅僅單純只是要你的樣品,他可能還會要一定的推廣, 因為他們就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小博主,想要靠這個來去賺點錢。
所以大家在聊這個網紅的時候,也是要記住,不要沒有靈活的去運用起來。
從哪里去混群組?
去哪里混這個第一批的種子用戶群組,這里也給大家擴充一下思路,就例如說開個facebook直播,還有別人的群組、自己的群組、別人的主頁、自己的主頁,同行的群主,通過打廣告去做這個事情。以上的這種群組,就像以facebook為例的一個玩法吧。
第二種的話就是郵件營銷, 一開始我就講了,我覺得是私域流量不僅是一個渠道,私域流量其實就是說運營用戶,那我們在獲得第一批用戶之后要怎么運營,郵件營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發郵件營銷就需要注意得到用戶事先的許可下來,因為通過電子郵件是去給他們發一些有價值的形式, 這種才是正常的郵件營銷, 要不然就是垃圾郵箱了。
我們可以會看到這個數據,你看你的發送頻率其實對用戶的體驗是有變化的,大家自行看一下圖就好了 。
郵件營銷
那關于郵件營銷,在獲取用戶郵箱第一批,就是我剛剛說我們整個回路,就是從公域里面去就是找到一個稍微精準一點的公域,然后再去瞄準精準私域。在獲取客戶郵箱的這一個環節的時候 ,也要盡可能的去想要獲得多一點的信息, 因為只要不是太涉及隱私或者太復雜的,用戶還是會比較樂意的, 畢竟他把郵箱都已經愿意寫出來了,那我們就可以進行差異化的運營,給他們打標簽,按照他們不同的用戶習慣來去給他們做一定的郵件營銷。
這里也有一個觸點的圖, 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就是比如說發送了郵件給他,可以根據他們的舉動來去給他們打標簽, 比如他們是有打開,還是他們打開了就退訂的,這種也是打開。
所以大家在分析打開的時候,也要在這個動作背后也是有不同的選擇的。就是說有時候他不打開其實也可以直接選,有一些會選一個不訂閱的,直接的在那個預覽界面上面操作的話,在數據上有時候最終也不算是打開過的。所以到底要怎么樣去處理這種根據用戶的不同行為,要做一些信息,做一些工作流來去觸發之后,就給他繼續去運營下去。那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自動化的運營用戶。
因為郵件外國人對郵件的使用跟中國人不一樣,我們可能對郵件沒有那么多依賴,但是他們的郵件還是比較常用的,我覺得郵件營銷有一個好處就是現在已經很自動化了。他跟機器人是一樣就很自動化的,其實他的人力成本就不會很高,只是一開始在構思整個方案的時候,
要明確好,那之后配置好了就一勞永逸了,除非有特殊的情況, 還是這個模型效率不好的時候才會去調整,要不然的話可以按照季度,或者說是不同的營銷事件點去進行,去進行這個調節調整。
那關于如何擴大郵箱列表,這個我覺得才是大家很關心的一種問題,剛剛也說了,如果你只有幾十個甚至100來個郵件用戶來去發的話,你怎么發你效果都很難很好,那我們其實可以通過在其他設備渠道上面設置一些按鈕,比如說在facebook的call to action那里,其實有這個send massage可以去引導他們跟你互動,或者是收集郵箱。
彈窗收集,這個我覺得也是大家都比較懂。
眾籌的結合,這個眾籌我覺得一般可能是創新類的產品比較多的公司才比較適合這個眾籌。我之前也有發過一篇推文, 就是我也想去做這個眾籌,可是現在公司的那個項目不是很適合眾籌的一個產品,所以就沒有去上線這個眾籌,但是我覺得做眾籌還是對于一些品類是很有意義的。之前出海筆記上面也有一位嘉賓有分享過關于眾籌的,大家回頭也可以看一下。
私域流量的實戰應用
在message上面的收集,我不知道有一些可能只是做facebook投放的,可能不是很清楚,其實facebook messenger這個也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回復,可以設置有一個標簽,常見的問題是什么,點進去就會有那個自動回復。這個其實也可以了解有點像淘寶,淘寶也是在那個購物窗口上面會看到有一些常見的問題;
例如,你打退貨這個關鍵詞,它就會有一些指引出來,可以把這些問題比較常見的放進去,比如說是退貨政策是什么,或者說啊這個產品有其他顏色之類的這些都是可以減輕客服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是提高客戶滿意。運營客戶本質上就也就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根本就沒有說是很復雜的東西,那這樣創建這個message機器人的話,那facebook message自帶的可能就比較傻瓜,就是像淘寶的那一種,如果說是那種能夠持續對話,根據觸發,根據觸發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根據用戶回復不同的情況,或者他沒有回復,我們甚至可以設置自動再去發第二句話、第三句話了這種,但是這個就不是他上面自帶的,要另外配置。
這個聊天機器人組織的好的話,就是一個雙贏的事情。而且對于我們來說是三贏的,對于我們打工人來說,也對于公司的品牌形象還有用戶體驗 ,這個是一個三贏的。
instagram上面也有同樣的,現在已經很智能,很多東西都已經有開發了自動回復。比如我去買個翻墻軟件他都給我設置個自動回復的,所以這種話大家也可以去學起來。
WhatsApp,大家都非常非常期待和覺得他是很神秘的,那其實WhatsApp的應用,這個是一些數據調研的數據, 就是它使用的地區,除了歐美之外,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 ,是除了美國之外使用比較多的國家。
應用不同的工具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知道通訊社媒工具他們的使用者到底是屬于哪個國家,然后年齡層,用戶的屬性就已經決定了產品能不能用這個媒介去推廣。
WhatsApp的好處
剛剛也有說到了facebook的message, 看一下他們的比例其實也是非常的多,這個不同的地區,如果能夠將facebook message和WhatsApp結合起來,占領這個消息市場就占領了很大的地區,那WhatsApp有什么好處。
我第一點就是回復率很高,因為據研究,客戶有40%的可能都會回復WhatsApp的信息,WhatsApp是一個可以跟他們初次觸達引起他們回復跟注意是很高的。因為電子郵件可能還要登一下郵箱或者是怎么樣去查。
但是WhatsApp只要你安裝了這個工具,其實是自動彈窗,就有點像我們的微信一樣 ,微信為什么他打開會這么高,因為微信里面找你的肯定都是你加了的好友或者說是你關注了的他才會給你引導 ,他給你感覺打開就覺得他不是廣告的屬性。
第二點增加信任感, 因為WhatsApp它的載體就是讓你的手機號碼,那其實手機號碼在我覺得就是比郵箱又是更近一層的隱私了,這個就是很有信心,培養他們信心的一個渠道。因為有很多人購買產品之后覺得還很不錯,你在后面的互動可以通過這些message或者是WhatsApp來去弄的話,那其實他們以后跟你復購的趨勢其實是會越來越大的。
而且現在有一個調研報告說,大概未來會有更加多的消費者會去通過這種渠道去購買,所以我覺得這個潛力還是蠻大的。
而且還可以去打造一下品牌形象,WhatsApp也有這個business的版本,也可以去上傳一些產品目錄,就是現在在WhatsApp上面也可以去營銷的,那其實你也可以把你的品牌擬人化,因為大家都喜歡看的是有血有肉的品牌,比如芬達,我們喝的那個芬達,就是快樂隨和,他的顏色是橙色,就可以去表達宣傳。
還有Nike他就是充滿激情和活力,這些都是可以在WhatsApp上面去給大家營造出這種基調,全方位的打造人設。像之前在社媒營的那一個分享我也有說過,如果覺得你產品是有溫度的,他們其實更愿意為這種服務和這種產品去買單。
客戶管理,比如說這些客戶是搞giveaway才進來的,你覺得可能他意義不是很大,那這種群組你可以在里面把用戶給他分一下標簽,比如說客戶的生日,送生日祝福。那如果一個群里面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日日期都是不一樣,那你這個也可以作為一個活躍你的群組的一個話題,目的就是要給他們多觸點。
那大家會對WhatsApp這個興趣肯定是最大的,因為好像大家都是說這個比較多,這里我又放了一句名人名言,這個的話就是想要告訴大家,其實大家并不會因為早上起來看廣告就感到很興奮,大家都其實對廣告是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做的好的廣告是看起來不像廣告。所以做這些的時候假裝自己不是在打廣告, 我現在在投廣告或者是做營銷都是這樣覺得,不想做硬廣。
WhatsApp個人號和企業號的區別
關于WhatsApp的話其實也需要養號的,為什么要養號,肯定是因為大家又開始暴力操作了,我發現很多事情我們一開始暴力操作,平臺就立刻會開始慢慢限制的比較嚴了, 那我這里也簡單的說一下,WhatsApp的新號也是要養一下的,就剛注冊的時候每天就給他弄點互動,發一些消息。business賬號會更好,更加不容易封。
而且也會減少主動營銷,用VPN才能夠去登的。如果你現在注冊個WhatsApp,沒有翻墻的話,是收不到任何的信息,你的狀態就是連接中。那關于business賬號的設置,有興趣的話我也可以下次講。我這里就簡單的說一下就簡單過一下再看一下圖就好了啊這個這個就是WhatsApp business上面的,也可以傳資料放進目錄,傳上去catalog去賣東西,其實這里的話直接可以把自己獨立站上面的一些商品。
WhatsApp個人資料的設置 ,我以前做2B的時候我是用個人版,然后這次我也模擬了一下用企業版,我覺得兩個都是差別不大的,操作設置也是比較簡單的。
WhatsApp是可以打廣告的,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因為其實WhatsApp本質上來說也是facebook旗下的,說是Meta這個元宇宙這系列里面的一個東西,所以也是可以打廣告的。但是目前我個人是覺得他打廣告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說我們的預算比較緊張的話,投廣告的時候還是不需要先在這里投。
以下更多的部分完整版為會員專享,如果需要獲取直播完整內容,請加入出海筆記操盤手Club會員
- Tk篇
- 小B怎么做
- 如何用工具提升效率
作者:跨境小師妹 來源:跨境小師妹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